隨著一棟棟高層建筑拔地而起,在給城市增添靚麗風景的同時,也給消防安全管理帶來了新課題。今年1月,我市召開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創建工作會,對當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狀況進行了分析,并對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創建工作的目標、步驟、創建范圍等內容進行了安排部署。一項關于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綜合治理的工程打響。
9個月來,我市對全市3511棟高層民用建筑開展消防安全管理綜合治理,實施分類精準管控,從體系創建、前端預防、隱患治理等方面入手,逐個破題,夯實了高層民用建筑“防火墻”。9月26日,在我市召開的全省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創建工作現場會上,太原市的做法和經驗得以展示和推廣,為全省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太原方法”,貢獻了“太原力量”。
研發系統 精準管控
高層民用建筑數量多,類型也多,有公共類,有住宅類,還有商住混合類,如何針對不同類型的建筑制定不同內容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成為綜合治理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方面,市消防救援支隊下了一番功夫,拿出了相應的辦法。
“我們想到了利用大數據實現精準管控。結合全市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利用我們自己的‘消防源’App平臺,研發了‘高層民用建筑信息直報風險評估系統’,從而實現了量化、細化、條理化?!笔邢谰仍ш犞ш犻L馬曉彬介紹。
該系統共設置建筑基礎信息、建筑防火情況、消防設施情況、消防管理情況、滅火處置情況、用火用電管理、技術物防措施、行政管理及火災情況等8個模塊104項內容。在此系統中,每棟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狀況一目了然。目前,我市3511棟高層民用建筑的信息采集和風險評估盡在其中。采訪中,記者通過該系統看到,3511棟建筑的信息盡數顯現,每棟建筑的消防安全風險被分為“紅、黃、橙、藍、綠”五個等級。
“目前我們監測到中高風險單位67家,中風險單位338家,這樣能很直觀地找到消防安全治理的薄弱點和空白點,從而精準施策?!笔邢谰仍ш牱阑鸨O督處長薄濤介紹。
根據系統評估情況,我市又確定了以高層公共建筑、高層住宅建筑、高層醫療建筑等典型場所為治理重點,分類實施精準管控。在創建過程中,中海國際中心、萬科紫郡和市婦幼保健院3家高層建筑單位成為特色樣板單位。
層層駐扎 落實到人
中海國際中心是我市地標建筑,地上53層,地下4層,以230米的“身高”位列太原第二高樓。對于高層建筑來說,發生火災后疏散是一大難題。中海國際中心設立的“第一響應人”制度不僅能迅速報警,還會在專業救援力量到達之前動員組織、實施救援,能在前端預防和“滅早滅小”中發揮相當作用。
前不久,一場全要素、全流程應急滅火疏散演練在中海國際中心展開。這次演練模擬的情景是“大廈25層辦公區因工作人員違規使用電器引發火災并造成多名工作人員被困”?!盎鹎椤背霈F后,25層的“第一響應人”李月在第一時間發出火情報告。像李月這樣的“第一響應人”,在中海國際中心有258名,分屬入駐每家企業,53個樓層都有。一旦發生火災,“第一響應人”不僅能迅速報警,還會實施救援。演練中,人員有序疏散,快速進入了就近的避難層。
與此同時,分布于樓層高中低不同區域的3個消防微站立即啟動,對火情進行控制。微站有6名物業人員24小時輪班,嚴格的消防培訓保證他們能在第一時間實施專業的救援。
人防技防 高質管控
高層住宅也是綜合治理的重要一環。針對此類建筑,消防救援部門堅持人防技防雙管齊下,合力提升管理質效。萬科紫郡小區有8棟高層建筑,1270戶業主。每月15日,小區都要組織開展消防宣傳活動。小區物業消防安全負責人劉鑫介紹,表演者是小區業主,也是消防安全志愿者。據悉,這個小區的消防安全志愿者已達352人,占小區總人數的27.7%,在我市屬比較高的占比。
為什么居民積極性這么高?原來,物業對消防安全志愿者實行了積分制,每參加相應活動,或是發現消防安全隱患,都會按照相應細則予以記分,而這些積分能在物業換取相應的服務。如此,極大提高了業主學習宣傳消防知識和參與消防管理的積極性。
劉鑫介紹,除消防安全志愿者之外,他們還把網格員、樓層長和樓長也納入消防安全管理體系,進而形成“四級聯防”管理網格,基本實現了消防安全居民自治管理。
醫療建筑 一人一預案
在高層民用建筑中,高層醫療建筑作為一個特殊種類,其消防安全管理情況更為復雜?!坝捎诟邔俞t療建筑中多為病患,最難的是發生火災后的疏散問題,因此我們根據病人疏散能力的不同,設置了不同的疏散方案?!笔邢谰仍ш牳敝ш犻L高維娜介紹。
在市婦幼保健院,該院對ICU病區、手術室的危重患者全部實施“一人一預案”的一級疏散預案,一旦有火情出現,科室主任指揮,管床護士轉運,專人專梯接應;對無自理能力和行動不便的患者、孕婦、產婦、初生嬰兒實施二級疏散,利用輪椅、擔架等疏散工具,走樓梯疏散;其他病人及工作人員實施三級疏散,通過樓梯疏散到室外安全區域。各級疏散預案,基本可以確保實現1分鐘到達樓層避難間,3分鐘到達室外安全區域。
全面推進 不斷完善
據介紹,針對高層公共建筑(超高層建筑),市消防救援支隊開啟了“消防+直升機”戰略合作模式,打造了“空地一體”應急救援體系。目前全市有4個航空救援區域、8條航線、5個高空停機點,在超高層建筑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可為被困人員開辟空中生命通道。
針對高層住宅建筑,我市已在130個小區的890棟高層住宅的3410部電梯安裝了電動自行車梯控系統,惠及55萬居民,有效提升了高層住宅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隨著“百院興醫”工程扎實推進,我市高層醫療建筑已有22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持續加強。市消防救援部門已會同市衛健委,實現了全市40余家醫療衛生單位全部聘請第三方機構開展消防安全技術服務,這將有助于此項工作的開展。
放眼全市,針對3511棟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均在穩步推進。市安委辦表示,我市將繼續以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創建工作為抓手,不斷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治理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