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太原日報》刊發《健康有“醫”靠幸福更牢靠》文章,對太原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設健康城市進行了報道。
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實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前提。近年來,太原市不斷增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深化醫改向縱深發展,讓全市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在優質優效中持續倍增。對我們各級黨委、政府部門來講,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我們就得讓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更有“醫”靠。
要“興醫強衛”夯實基礎?;A不牢,健康“沒”靠。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必須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近年來,太原市制定出臺《健康中國·太原行動方案》,謀劃實施了18個專項行動,一張藍圖推進“百院興醫”工程、“人才強衛”工程、“中醫藥強市”工程、“健康細胞建設”工程,有力地推進了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我們就要不斷強化政府辦醫主體責任,軟硬件并舉,不斷筑牢公共衛生防線、織密疾病防控網絡,只有打好“興醫強衛”組合拳,才能更好地護佑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要“破舊立新”提升水平。城市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基層衛生院門可羅雀、無人問津。這是醫改前不少地方的基層衛生院面臨的尷尬狀況。太原市緊緊圍繞“?;?、強基層、建機制”,十縣(市、區)醫療集團全部實行“六統一”管理,一體推進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三醫聯動”改革、公共衛生體系改革,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實現了縣域內就診人數同比上升5.43%。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我們就要繼續“破舊立新”下功夫,加快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加快縣域醫療資源優化整合,整體提升基層醫療水平,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滿意的醫療服務。
要“問效于民”對接需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對醫療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太原市精準對接群眾對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率先在全國省會城市搭建形成心腦血管疾病緊急救治“全市一張網”,圍繞“一老一小”推進醫養結合、安寧療護國家試點等。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我們要將“問效于民”貫穿于提升醫療服務工作全過程,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盼,拉好“清單”、選準“菜單”,全面提升醫療救治、應急處置、醫養結合、婦幼保健、職業健康、家庭發展、科技創新、綜合監管等能力水平,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眾健康。
健康,是群眾的期盼。全民健康,是時代的呼喚。從看病難、看病貴到就近看、少花錢,太原市蹚出了一條符合山西實際的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設健康城市的新路,對全省各地建設健康城市提供了示范與借鑒。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群眾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將不斷得到滿足,全民健康步伐堅定向前,人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將更有“醫”靠!